“宇宙魔方”河图洛书的产生、成型应该有过程


河图洛书是怎么被发现的_河图洛书是谁发现的_河图洛书的起源地点

河图洛书,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有人认为:河图是黄河献出的天文图,洛书是洛水献出的地理书,二者产生于河洛之间,是河洛文化的发端。古人认为,河图洛书囊括着天地间的奥妙和宇宙运行的规律,代表着上天的意旨,是国家兴亡和王权存续的征兆;得到了它就是得到了天命。现在看来,它应该是古人集体智慧长期积累而整理出来的成果,是一套古代人文哲学的理论体系图,故可称为“宇宙魔方”。

河图洛书的产生、发现、成型应该有一个过程。

根据古籍记载,最早得到河图洛书的是伏羲和黄帝。《竹书纪年》有两段话说得明白: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始作八卦。”“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河图洛书产生于伏羲时代之前,即距今7000年以前。二.产生和发现的地点在河洛之间。具体地点在哪里?《水经注》有载:“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这是说,黄帝修建一座祭坛,在上面沉璧祭天,既得到了龙图,又得到了龟书。那么这个祭坛必定在河洛汇流处的洛汭,可能在洛汭的西夹角,或者在其东夹角。绝对不可能在别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唯一能够同时面临黄河和洛水之处,故后人称其为“河洛坛”。施诚《河南府志》说得更明白:“《水经注》于洛汭记河洛坛,历数黄帝、尧、舜受图事,是图、书同出于洛口也。”由此可以看出,河图洛书的发现地在洛汭,产生地也应该在河洛之间的洛汭地区。

说河图洛书出自水中,由龙马、神龟负出,有点不可思议。其实这可以理解为天上二十八宿星象在河水中的倒影。古人对弄不明白的事物,总认为是上天的安排,是神的旨意。后人也借此增强事物的神秘神圣性、正当合法性;遇到难题就设置或编造一些神话,让人觉得是天命权威,无可置疑,从而心悦诚服。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如陈胜吴广起义,以狐狸叫声“大楚兴,陈涉王”做号召;武则天称帝,以洛水之石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证明其合法性;水浒108将如何排名,是个难题,就让天降石碣来解决,众人只有唯命是从。还有,历代帝王都说自己是真命天子河图洛书是谁发现的,所有臣民必须俯首听命,不得违抗,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河图洛书的出现大概也是这样。因为得到河图洛书的人都是身处高位的大人物,写书者当然要赞扬他,并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河图洛书当然是真实的,但它来自哪里不得而知,只得用神话来记述它。如此,人们才能尊崇它,郑重地传扬它。

古代典籍中对河图洛书出现的记载,上自伏羲时期,下到夏商周,时间跨度近万年,其中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如每次祭典沉璧的方位、出现的瑞兆、出水的灵物、设祭的目的等都稍有不同。伏羲是创立八卦,黄帝是为了建国,尧舜是为了禅让,大禹是为了治水,商汤是为了伐桀,周公和成王是为了营造洛邑,那么他们得到得河图洛书的具体内容也不应该是一样的,或者说版本不同。这就给后人的解读造成了困难,产生了诸多分歧。伏羲之前没有文字,只能靠口口相传,结绳记事,画图表意,刻符示情。这些初级的文化,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眼界的开阔、知识的丰富、头脑的进化而逐渐提高。到了伏羲时期就形成了集天文、地理、气象、人伦、数理等知识于一身,用点、圈、数目表示的河图洛书的雏形,伏羲据此创立了太极八卦。其实河图洛书和太极八卦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到了三皇五帝时期,可能有了象形会意的文字,就把雏形的东西记入了传说的“三坆五典”中。可惜的是三坆五典并没有全部流传下来。夏代文字已经成熟,商代有了甲骨文,周代木牍、竹简、帛书已经相当普遍,文人们开始收集“三坆五典”残留下来的东西,加以解读、整理、发挥,用文字表述出了河图洛书内容的大致模样,编进了《周易》《洪范》等“诸子百家”的典籍内。孔子就是河图洛书、太极八卦最重要的研究者、整理者、编辑者,功不可没。之后,历代研究者多如牛毛,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也有多种河图洛书的图式版本出现,但经历史检验,并未得到社会认可。到了宋代,华山道士陈抟的《龙图易》一书中,载有两幅图,当时的易学家刘牧经过精心研究,认为比较符合古籍中的记载,定名为“河图”“洛书”,后得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认可,载于《易学本义》中,传播开来,即今天我们看到的河图、洛书。

我们说河图洛书发祥于巩义,七千年前这里有这样的条件吗?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吗?考古资料可以向你说明。自古以来,河洛地区特别是洛汭地区,非常适合人类生存,历来是宜居之地。洪沟遗址的发掘,证明这里曾经是亚热带气候,森林茂密,鹿象成群,10万年前的洪沟人已会制造工具,能够围捕大象,开始用火熟食,有一定的组织体系,显示出相当的智慧才能。周围众多的裴李岗、仰韶文化遗址,可以看出河洛人进化的程度超过了其他地区。瓦窑嘴遗址出土的黑陶器物,制作精细,状态规整,火候较高,造型优美,特别是黑色蛋壳陶比其他地方发现的同类器物要早几千年。伏羲台遗址位于洛汭东夹角处,在仰韶文化层下发现有祭台、祭坑遗迹和猪羊骨架等。专家们认为这里是中原地区最早的祭天圣地,其祭台应系远古时代帝王祭天的祭台遗迹,河图洛书就是从这里得到的。双槐树遗址是由滩小关遗址扩展而来,规模大,品位高,应该是黄帝时期的大型都邑,被专家称为“河洛古国”。其文化层的迭压从裴李岗、仰韶、龙山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在这里延续居住达6000年之久。发掘至目前,呈现给我们的主要是仰韶文化的概貌:环壕、墓地、房舍、宫殿、宗祠、祭台、作坊、道路、猪骨、牙蚕、北斗九星等,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其文明程度不失为“大国风范”。仅此几例说明:洛汭地区文明起源早,发展快,聪明人多河图洛书是谁发现的,是孕育河图洛书文化的温床,经过四千年的升华,开出了“后天八卦”的奇葩。

综上所述,河图洛书产生于七千年以前,它神秘地时隐时现。据古籍记载,从伏羲氏到周成王,四千年间露面七次,发现地点或河、或洛、或河洛、或洛口,实际都指向了洛汭地区。只有这里才能在一个祭坛上接受河图、洛书两幅图,其他地点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巩义是河图洛书的发祥地!

河图洛书是怎么被发现的_河图洛书的起源地点_河图洛书是谁发现的

作者简介:阎兴业,1943年2月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校长(退休)。中华诗词学会、河南省作家协会、巩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河南省杜甫研究会、杜甫故里诗词学会理事。荣获巩义市“最美老人”、郑州市“百姓学习之星”、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出版有《诗乡漫语》《诗乡芳草》《诗乡莺歌》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