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三百八十年前的大变局:茫茫天下谁主沉浮


甲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符号。

自1944年郭沫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甲申三百年祭》以来,对明末甲申之变的解读,就没有断过。

今年是明亡第三百八十年,虽然流年不在甲申,然后那个甲申发生的一切,却似乎昭昭目前。

那一年的中华面临着大变局,而今日之中华也面临着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变局之前,茫茫天下,谁主沉浮,何以抉择?

三百八十年前那个甲申的春天,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年号永昌,随后率领五十万大军一路东征,沿途所向披靡,三月十七日已经攻至帝都北京的复兴门外,并派遣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皇帝谈判。

从后世解密的历史资料来看,当时的李自成并无取大明王朝而代之的想法,他给崇祯皇帝提出的条件,是正式承认他的大顺国,割西北土地及河南给他,并以劳军的名义提供军饷。而作为交换,李自成将帮助明朝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抵抗后金。

当时的明朝全国还有百万大军,其中辽东总兵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并辽东军民二十万已经在救援京师的途中,另一位将领左光先督师武汉,麾下拥兵三十余万,也随时可以挥师北上,而北京自身也有精锐二十万。

如果崇祯皇帝答应了李自成的条件,或者至少答应与之谈判,将之稳住,那么后来的历史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毕竟在三方合围、里外夹击之下,李自成可能很难吃下北京。

如果李自成退出北京,明王朝成功稳住一手,接下来可能会是一个大明、大顺与后金长期对峙的局面,历史到底走向何方,就很难说了。

甲申之乱_甲申时是几点_甲申年是哪一年

然而呢,崇祯皇帝选择了断然拒绝,称与贼誓不两立,于是谈判破裂。三月十九日,兵部尚书张缙彦开城投降,北京二十万戍卫部队就地解甲,文武百官也纷纷投敌叛变。崇祯众叛亲离,最后身边只有一个太监跟随,孤独的吊死在煤山上,死前还挥剑砍死了自己的妻女,以免他们被贼寇玷污了清白。

崇祯做出这样的选择,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性格决定命运,此人一贯就是如此刚愎自用、志大才疏、冥顽不灵、疑神疑鬼,当然也是一贯的宁折不弯。

仅从个人气节的角度而言,或许崇祯的气节还是值得钦佩的,然而对于帝王来说,缺乏了审时度势、放眼长远的气节,终究不过是一场笑话、几声喟叹而已。

自古而今甲申之乱,政治家可以犯罪,但不能犯错。

纵观明史,崇祯是一错再错:张献忠、李自成战败投降,本可借机除之,而他竟放了如此大敌;袁崇焕国之柱石,他却听信谗言将之千刀万剐;后金曾提出与明议和,只要关外之地,崇祯断然拒绝;周延儒奸佞之臣,崇祯却对之信任有加甲申之乱,甚至以国相托付……

如此之君,焉能不亡?

说起来,君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用人与决事,正如教员曾经指出的,当领导主要就是指方向、用干部。

崇祯勤政而又节俭,据说甚至长期不近后妃,从私德角度而言不失为一个好人,然而作为全国最高领导,他却目光短浅、优柔寡断、识人不明、生性多疑,在最重要的用干部和指方向两个方面,都的一错再错、一谈糊涂,屡次做出错误的选择,根本不是人君之选,这样的人不灭亡岂非嘲弄历史?

崇祯选择失败,接下来就轮到了李自成。

教员曾告诫干部,进京赶考不要当李自成,因为李自成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崇祯败亡之后,李自成进入北京,京城之中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高门大户纷纷投靠,可以说是一个万众归心的大好之局。

封建王朝之天下为皇帝一家所有。皇帝才是老板,而大臣们无论级别多高,都不过是打工人而已。既然是打工人,便要有打工人的觉悟,老板姓朱还是姓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更好保障他们的利益。

而漫长的封建王朝,天下从来由皇家与豪绅、知识分子共治,这是秦汉以来中国政治的基本格局,欲问鼎九五者不可不知。然而李自成呢?本来面对着京城文武百官、豪绅大族的纷纷归附,他只需要向曾经的刘邦学习,就坡下驴欣然笑纳即可,然而他却没有,他在京城对官员豪绅、地主知识分子进行了大肆收刮和屠杀。

由李自成的做法,可见其目光短浅。他根本没有想过要留在北京,也没有做好建立一个全国性政权的准备,从本质上来说李自成还是流寇思维,流寇思维就决定了他只能一直当流寇。

此时,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正在前往北京的途中,其父吴襄飞马传告,在河北丰润截住吴三桂,告诉他北京城破,全家失陷,李自成正在血洗京师。吴三桂得到消息以后,当即率领大军返回了山海关

李自成当然也能看出吴三桂的重要性,派出投降的原居庸关总兵唐通招降吴三桂。吴三桂犹豫不决,一方面此时他的父亲吴襄失陷北京,正在李自成的手中;另一方面是他的亲舅舅祖先大寿正在后金享受着王爷的待遇,而后摄政王多尔衮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虽然没有答应吴三桂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的条件,但答应封爵平西王,世袭罔替,不过这还是没有让吴三桂最后下定决心,毕竟投靠异族这个帽子,对当时的人来说太大太沉重了。

然而,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自成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没有完全搞清楚情况的前提下,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山海关,一下子让原本犹豫不决的吴三桂,终于下定决心,倒向了后金摄政王多尔衮的怀抱。多尔衮抓住这个机会,亲率精锐骑兵两万,连夜奔袭山海关。

李自成大军到达山海关以后,和吴三桂的军队前哨有短暂接触,然后双方又准备坐下来谈判,这个时候其实吴三桂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也就是说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但连夜赶到战场的多尔衮当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势如洪流一般驱动铁骑向李自成发动了进攻。当此之时,李自成再次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一切都是吴三桂的阴谋,竟下令将吴三桂之父吴襄斩杀于阵前。

所谓杀父之仇,是可忍孰不可忍,看到父亲死于李自成刀下的吴三桂终于放下了一切犹豫,与多尔衮联手对李自成展开了绞杀,历史的走向由此改变。

甲申之乱_甲申年是哪一年_甲申时是几点

后世屡屡有人传说,吴三桂降清是因为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从而“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说法大概肇始于《圆圆曲》的作者吴伟业。实际上据历史学者考证,此时的陈圆圆还在吴三桂老家,根本不可能为刘宗敏所霸占。退一步讲,就算真的有刘宗敏霸占陈圆圆,作为一代枭雄的吴三桂,又怎么会为她而失去理智?那个时候的妾,不过是玩物罢了。

真实的原因是,李自成一次又一次的误判,并基于误判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将原本摇摆不定的吴三桂推向了自己敌人那一边。

李自成个人的命运由此改变,天下逐鹿的走向由此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命运也由此改变,而这一切,竟然是起于崇祯皇帝、李自成这些人的错误决策……

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学历史,老师总爱讲历史的必然性,我也承认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然而天下姓朱还是姓李,还是姓爱新觉罗,这一切真的都那么必然吗?

我还记得老师讲过,崇祯也好,李自成也好,皆是亡于骄奢淫逸。然而翻阅历史,崇祯作为一个皇帝,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兢兢业业,连搂着老婆睡觉都顾不上,哪里骄奢淫逸了?而李自成虽然在京城大肆收刮,可戎马半生、四处奔波,也没过上几天舒坦日子。倒是盗嫂的多尔衮,据说吃了东北虎鞭,可以夜御十八女,骄奢淫逸了一辈子。结果呢,兢兢业业的崇祯失败了,埋头苦干的李自成同志也失败了,骄奢淫逸的多尔衮却奠定了大清二百多年的基业,从很多方面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

一切的是非成败,或许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历史固然有其必然性,然而必然之中又有无数偶然。到底是必然决定了偶然,还是偶然造就了必然?

选择,有时候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古往今来的典籍,口耳相传的教条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强调着坚韧意志的重要性,譬如蒲松龄的对联就说,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

然而如果选择错了,还要保持坚韧的意志,一条路走到黑,那前人所谓南辕北辙的笑柄,便是尔等的榜样。

所谓雄才伟略,就是要在关键时刻,作出关键性的正确选择。

可惜的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不容易,人类的历史如同一条幽深的隧道,绝大多数人不过是摸黑前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