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熊猫30克银币评级币(NGCMS70)


中国熊猫纪念币诞生于1982年9月15日,其规格、成色、工艺对标南非克鲁格兰金币和加拿大枫叶金币,兼具可爱的大熊猫图案,一经推广发行,很快得到海外市场的高度关注。在40年的发行历程中,熊猫纪念币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壬戌纪念币,成长为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中的旗舰产品,跻身于世界著名贵金属投资币行列。更重要的是,熊猫纪念币可以为收藏者、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近两年,熊猫纪念币板块轮动效应明显,一些品种迅速增值。熊猫纪念币的价格走势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笔者将结合市场数据,对熊猫纪念币的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熊猫币价格_壬戌纪念币_熊猫币银币30克价格

1982年9月15日,熊猫纪念币诞生

大环境对价格的影响

熊猫纪念币的市场价格,按照其实际表现,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近几年新发行的熊猫纪念币中的普通品种。这类银币由于时间沉淀很短,溢价并不高,被一般收藏者认为极易受到贵金属价格波动的影响。但市场形势在不断变化。评级币和裸币的价格又存在较大差异。笔者将2021版熊猫30克银币评级币(NGC MS70)的成交价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同期公布的实物白银的收盘价进行比较,调查数据如下表。

表中调查数据显示:第一,评级币成交价的最高涨幅(31%)远远超过实物白银。第二,在实物白银呈现上涨趋势时,评级币的成交价仍然会出现下跌情况(-8.8%)。这两点或可说明,评级币的成交价正逐渐与实物白银的价格脱钩。

2021版熊猫30克银币

不过,部分被市场低估的熊猫纪念币,仍然受贵金属价格影响。以2005版熊猫1/2盎司钯币的评级币(NGC PF69 UC)为例,2021年8月11日,其成交价为9200元。而同日国际钯金买入价为2621美元/盎司,卖出价为2626美元/盎司。当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842元。折合人民币,1/2盎司钯金买入价为8498元,卖出价为8514元。可见,该版熊猫钯币的成交价已经相当接近材料价。

熊猫币银币30克价格_熊猫币价格_壬戌纪念币

被市场严重低估的2005版熊猫1/2盎司钯币

另一类是“老精稀”和新发行纪念币中的明星品种。这类品种受贵金属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溢价取决于其他要素,如沉淀时间、规格、发行量、图案、工艺等。笔者取1982版熊猫1盎司金币评级币(NGC MS69)为样本,调查数据如下表。

表中调查数据显示,在短短两年时间里,1982版熊猫1盎司金币评级币的涨幅已经远远超过实物黄金。

熊猫币价格_熊猫币银币30克价格_壬戌纪念币

1982版熊猫1盎司金币

为何熊猫纪念币中的“老精稀”会有如此耀眼的表现?笔者认为,大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受疫情影响,每况愈下。投资者对传统投资项目信心不足,大量资金开始涌入钱币收藏市场——近两年来钱币藏品在国际拍卖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整体成交价不断上涨,便是最好的证明。此外,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经过数年的沉寂,许多品种的价格已经达到低谷水平,而近代机制币又处于高峰,前景尚不明朗。所以,近期老精稀品种价格不断推高,而许多硬币又处于惜售状态,这往往是钱币品种即将迎来板块轮动的前兆。

品相、评级分数对价格的影响

在熊猫纪念币现已形成的价格体系中,熊猫纪念币的品相与其市场价格挂钩。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的品相,大致可以理解为:因铸造程度、物理磨损、化学反应等要素的不同而最终呈现的外观效果。贵金属币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压铸完好,接近出厂状态。但许多品种由于年深日久,受包装材料影响或因为保管方式不当,出现了高点磨损,产生了白斑、白雾、红斑、PVC污染等缺陷。总的来说,贵金属纪念币若品相较差,其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壬戌纪念币_熊猫币银币30克价格_熊猫币价格

品相较差的熊猫银币,价值注定大打折扣

但是,对于一般钱币爱好者而言,判断贵金属纪念币的品相并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往年买卖双方因为品相而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矛盾的例子比比即是,这种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第三方钱币评级机构。钱币评级机构凭借有经验的钱币评级师对钱币的真假及品级进行相对客观的判断,最终按照机构既定的评级标准,给予相应的分数。虽然满分的评级币也存白斑、白雾、红斑等现象,达不到完美程度,却仍然强势取代传统包装的钱币,在钱币收藏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不同的分数,决定了评级币不同的价格。以1984版熊猫1盎司金币为例,69分的价格明显高于68分,而这个差距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大。调查数据如下表。

当前,中国贵金属纪念币收藏群体尤其注重“高分高品”的评级币。其中69分的评级币最具性价比,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1984版熊猫1/2盎司金币

规格对价格的影响

同系列熊猫纪念币(这里指的是同一年发行,同一版别的情况)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规格,以1992版熊猫1盎司、1/2盎司、1/4盎司大字版金币的69分样本为例,1盎司金币的成交价约为1/2盎司金币的一倍,1/2盎司的成交价约为1/4盎司金币的一倍。调查数据如下表。

表中案例说明,1盎司规格金币虽然成本最高,但为收藏者带来的收益也是最高的。不过有一种情况必须说明:大规格金币交易时也面临着更难脱手的困境(毕竟一般收藏者无力购买)和较高的风险(如运输途中丢失)。所以收藏者还应视自身实际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贵金属币规格。

数量对价格的影响

在收藏界,“物以稀为贵”是金科玉律般的存在,但这一规律,在市场实际成交价格中是否成立呢?笔者以1985版、1986版和1989年1盎司熊猫金币(NGC MS69)为调查样本,调查数据如下表。

根据汪洋、陈景林、林振宇编著的《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1979-2018)》记载,上述各版熊猫金币的数量为:

1985版1盎司熊猫金币计划发行枚。其中上海造币厂实铸枚,沈阳造币厂实铸13060枚。

1986版1盎司熊猫金币计划发行枚,其中上海造币厂实铸45605枚,沈阳造币厂实铸80613枚。

1989版1盎司熊猫金币计划发行74000枚,其中上海造币厂实铸小字版50155枚,沈阳造币厂实铸大字版58108枚。

从这些记载来看壬戌纪念币,1985版熊猫金币的数量最多,在同一阶段的成交价却最高,似乎无法证明“物以稀为贵”。但是有两种情况,需要收藏者考虑:第一,上述几种金币在其他资料中记载的数量,是否和笔者采用的材料存在较大差异?第二,早期发行的熊猫金币,虽然部分品种的纸面数量很多,但因为早期钱币市场对金币的收藏价值认识不够充分,一些币商私下里熔毁金币,大大减少了金币的实际存量,促使其价格上涨。所以,数量对价格的影响,是各种因素中最难确定的一项,有待实践检验证明。笔者无法给出结论。

图案、工艺对价格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收藏者对于贵金属纪念币的规格最为关注。图案和工艺无疑也是熊猫纪念币的重要特性,但由于缺乏足够多的样本对比,笔者尚不能确定图案和工艺对熊猫纪念币的价格有何提升。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1997版熊猫1盎司本色银币(大字版)和彩色银币的对比。调查数据如下表,选取样本为NGC MS 69。

这张表格虽然无法反馈同一时间段内3种银币的价格对比,但总体而言,仍然可以看出彩色币与本色币相比,并无价格优势。而两者的数量相差不大。

国际大奖对价格的影响

熊猫纪念币发行以来,屡获国际大奖,其中最重要的奖项是:

1983版熊猫1盎司金币荣获1985年度世界硬币大奖的最佳金币奖;

1983版熊猫27克银币荣获1985年度世界硬币大奖的最佳银币奖;

2001版熊猫1盎司金币荣获2003年度世界硬币大奖的最佳金币奖。

其中,27克银币为首枚熊猫银币,获奖对其价格的影响很难以数字衡量,不具备参考性。1983版熊猫盎司金币由于年代较早,不能排除曾存在民间私下熔毁的情况,无法确定其存世量,也不具备参考性。唯一具有参考意义的对比是2001版熊猫1盎司金币和2002版熊猫1盎司金币,两者采用了相同的图案和设计。据《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1979-2018)》记载:

2001版熊猫1盎司金币(上币版)计划发行50000枚,实铸20000枚;

2001版熊猫1盎司金币(国宝D版)计划发行枚,实铸21000枚;

2002版熊猫1盎司金币计划发行枚,实铸28345枚。

显然,2002版熊猫1盎司金币的数量更多,那么,两者的价格对比如何?笔者选取NGC MS 69的样本,调查数据参见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在相近的时间内,两种金币的价格和涨幅并未因为获奖与否而拉开较大的差距。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熊猫纪念币中的老精稀品种,尤其发行量少、评级分数高的品种,其价格将伴随越来越明显的板块轮动效应而水涨船高。如果资金供给充分,收藏者应该优先选择较大规格的金银铂币。如果资金有限,可以选择早期发行的1/2盎司、1/4熊猫金币和27克以上的熊猫银币。总而言之,“凑套”请量力而行,“币筋”要优先拿下。

最后请注意,投资有风险,本文仅供参考,涉及到具体品种,还请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操作。

本文参考资料:

上海黄金交易所每日行情数据

易金在线成交价数据

《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197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