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然先生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宗光绪世一年


民国己未年是哪年_民国己未年是公元哪一年的_民国己未年

王森然先生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1岁

王森然,原名王樾,字杏巖,号哑公,曾用子燕、杏楠、黑衣、菊子、涤楼、养吾、蘋蒂、曼伽、老后等八十多个笔名。1895年8月18日(清德宗光绪世一年乙未六月廿八)出生于直隶(河北)省定州东旺村。曾祖父在晚清做过小官,也有些土地,到祖父时家中土地便不多了。父亲王海峰,以教书兼行医为业,得三男四女,王森然行长,少年聪颖民国己未年,自幼随父念私塾,读“经”、“史”、“词章”。于古典文学、经史子集基础坚实,性喜书画,农忙时,也从父田间劳作。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6岁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保定、定州的村镇焚烧、劫掠、屠杀、奸淫,王森然随同家人逃到几百里外的唐县清虚山,严酷的现实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创,国难家仇深深地埋在心中。他12岁便奋笔疾书写下了“振衣帕米尔、灌足太平洋”的对联,贴在大门上,立志复仇、雪耻、读书、奋进。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13岁

投考定州城内县立高等小学,考试题目:“词必己出论”,曰:闻之礼曰:勿剿说、勿雷同,此即词必己出之谓也。若夫“人云亦云民国己未年,拾人牙慧”者,此为儒林之大耻,而非有志者之所为也。故吐词为经,立言为法,著为千古之文章一一皆出自心裁,噫!此亦伟士也哉。

定县县立高等小学校址畅春园雪浪斋,是苏东坡在定县任令时修建的,“雪浪”因园中墨石表的白色波纹筋脉而得名,放置雪浪石的池子称“雪浪盆”,设在雪浪斋九曲宫内,清代改为行宫,康熙、乾隆在宫内建造了很多石碑,他因而受到了传统金石书画的熏陶,自幼便喜爱画册、碑帖,始画山水、人物。

1910年清宣统二年 庚戌16岁

父亲去世,家庭失去生活支柱,此后母亲两个弟弟四个妹妹均需由其供养,受族人欺凌。

1911年清宣统三年 辛亥17岁

武昌起义爆发,震动了他的学生生活,夜不能寐,当即剪掉辫子,鼓动同学响应革命,第二天以触犯校规被校方开除,勒令还乡。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校方迎他回校,学校成立了“统一共和党”他被推举为头领。

1912年民国1年 壬子18岁

王森然受到孙中山召见。

1913年民国2年 癸丑19岁

春,考入定州中学堂(定武书院)。

1914年民国3年 甲寅20岁

是年孙发绪任定县县长,提出创办模范县,提倡欧化,王森然便在定州中学堂读书的同时,兼作李村店育英小学教员、翟城模范村育正小学教员,又升原母校县立高等小学教员,除读书之外,兼可养家。

1917年民国6年 丁巳23岁

定州中学堂改为直隶第九中学,刚刚归国接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受直隶九中邀请到校讲演,王森然任学生会会长负责招待并作记录,自始结识蔡元培。

1918年民国7年 戊午24岁

他收集了大量河北民谚,编辑成《民歌汇选》,成为他的第一部作品,由中华书局出版。是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民国8年 己未25岁

春,考人直隶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

五四运动爆发。王森然参加了五四运动,高师学生会派王森然等前往参加北京各校学生及全国各地来京学生代表的活动,结识了邓仲澥(中夏)、刘复(半农)、陈独秀、李大钊、何孟雄等。6月28日北洋总统徐世昌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1920年民国9年 庚申26岁

9月,王森然与高师同学发起了驱逐直隶高等师范校长马小山的罢课学潮,罢课取得胜利。

1921年民国10年 辛酉27岁

元旦,他在北京大学看望蔡元培校长时,见邓中夏、何孟雄。春,邓中夏在长辛店办铁路工人劳动实习学校,邀王森然到长辛店为工人夜校讲课。王森然在长辛店便提出请邓中夏到保定高师讲课的想法,得到邓中夏认同。

回保定后王森然推荐请邓中夏来高师担任新文化课教员,由学生会建议、校长靳瀛旭正式邀请,同年三月邓中夏到保定高师讲学,以后每周来两次,每次2至3小时,受到同学的热烈欢迎。他组织了“新文化研究会”、“新教育协进会”和“国语文学研究会”等进步团体,并被选为会长。完成《颜习斋的学说》,发表于北京《学林》杂志第1卷第4-5期。此后诸多文章分別发表在《语丝》、《文化评论》《猛进》、《晨报》、《京报》、上海《申报》等各种报刊上。

1922年民国11年 壬戊28岁

10月,直隶高等师范毕业。任保定甲种工业学校、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新文化教师,宣传新文化运动,教学生写白话文,组织“读书会”,建立“贩书室”,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反对旧社会、反对封建旧的礼教,要求科学,民主,要求社会改革、寻求妇女解放出路的进步学生组织。这一时期他培养了安娥、李培之、齐树荣等进步同学,深受同学爱戴和尊敬。

1923年民国12年癸亥29岁

他因宣传“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北洋直系军阀头目曹锟对他极端仇视,督署以王森然主张“稍新”为名,说他是“过激派”,5月16日遭受曹锟通缉。在北京大学李大钊、周作人、林语堂、胡适等教授掩护,识何孟雄和《青阳周刊》主编王仲三,在北京大学看望鲁迅、钱玄同和北大民谣研究会的常惠。

8月遇曹秉国,暂赴冀州避险(冀县),创办并任教于直隶省立第六师范。他着重思想感识教育,提倡民主、自由、个性解放和科学,他创办了《微笑》、《诗园》诗刊,在学生中广泛地撒下了民主主义的种子,很多同学参加到民主革命的行列。

1924年民国13年甲子30岁

元旦,王森然回到北京大学,经李大钊推荐和介绍见陕北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并接受杜斌丞邀请到文化落后、风气闭塞的陕北榆林中学任教。2月14日从北京出发往榆林。到校后受到学生会主席刘志丹的热烈欢迎。榆林中学是陕北二十三县联合建立的唯一中等学府,当时的陕北政治空气闭塞,文化落后,学校创建伊始,沿袭旧制,读经尊孔。王森然与李子洲一起传播民主进步思想,讲授新文化运动。他组织学生成立“青年学社”、“青年文学研究会”、“陕北教育改进会”,同时还创办了《榆林之花》、《塞声》、《榆中旬刊》等刊物。给学生讲秋瑾,支持妇女解放,办了《姊妹旬刊》专登妇女问题。这一年,他写了大量的诗歌,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将《无定河的悲歌》、《心儿何时爆裂?》、《炸弹之魂》、《我们共同努力》等几十篇诗稿,辑成诗集《星儿》。

王森然宣传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思想,为惠济地毯厂的童工组织“平民学校”,由刘志丹、王子宜、曹力如等同学做小先生。

榆林中学在杜斌丞、魏野畴、李子洲等革命先烈和王森然的努力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很多英勇志士,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

此时王森然识杨虎城,对杨虎城以后的思想变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年底王森然离陕回京。

1925年民国14年 乙丑31岁

初回北京,在文化大学、四存中学任课,同时到北京大学听鲁迅讲《中国小说史》和《苦闷的象征》,在此期间,他曾与鲁迅一起散步,在小铺里一起吃饭,请教文艺诸问题。始称鲁迅为其开始致力研究文学的导师。

探望孙中山先生,孙中山逝世使他万分悲痛,发表《忆孙中山先生》。

识齐白石,开始撰写齐白石的介绍和对其作品的评论,分别发表在《晨报》、《大公报》和《时报》上,后又在《中国公论》上发表《齐白石先生评传》,与齐白石结为忘年之交,并结识李苦禅、胡佩衡等人。

识赵望云,赵望云接受王森然的革命文艺理论指导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王森然成为赵望云尝试用国画方法写生,描绘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的启蒙老师。

春,到济南任山东第一师范国文专修科国语教学法教员,成为李广田、臧克家、邓广铭的老师,他因宣讲进步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支持学生“五卅罢课”,又遭到山东军阀张宗昌的通缉。

1926年民国15年 丙寅32岁

他接受蔡和森的安排到绥远,在五族学院任教务主任兼职业专门学校、归绥第一师范、女子师范和第一中学的国文教员,并兼任历史、地理教员,接受《西北民报》社长蒋廷松之聘任该报《火花》副刊主编,同时与路作霖等领导学生运动,组织纪念五卅运动一周年活动,

后被绥远军阀蒋鸿煜通缉,被迫从绥远回到北京。

1927年民国16年 丁卯33岁

回到北京任北京师范国文教员,开始与胡也频、丁玲、于庚虞、沈从文等来往密切。

春,胡也频与王森然、许超远、于庚虞、徐霞村、沈从文组成文学社团“无须社”。

5月为《世界日报》创办《骆驼》文艺副刊。邃发表《创作与压抑》、《从布洛克谈到现代的诗人》、《回到悲惨的梦里去》、《大将军巴尔扎克》、《魔鬼的舞蹈》、《危险的诗人波来多尔》、《艺术的传染性》等近百篇文艺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

同时创办《摸索》杂志,发表小说《露白之死》和诗《暴风中的残留》。

为李大钊殉难撰写《李大钊先生评传》。

开始撰写《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回顾了他七年以来的国文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是年梁启超为该书撰写了序言,成为梁启超一生中最后的文章。

1928年民国17年 戊辰34岁

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接办了天津《大公报》,聘王森然为《大公报・艺术周刊》主编。

3月3日他在创刊号撰《本刊缘起与宗旨》:“本刊最要紧的宗旨,是从根本上去整理,切切实实地下一番功夫去研究,把高尚的、优美的提倡起来,使一般人确实知道真善美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把卑劣的、丑恶的消弭去下,不使他们遗毒社会,堕落人心,引导公众的眼光到高尚的道路上去。”他在《艺术周刊》撰写发表《群众画家赵望云》、《画家李苦禅》等文章,并推荐赵望云去北京师范任美术教员。

蔡元培在南京任大学院院长,希望他趁在北京的机会深造考北京大学研究生,接受蔡元培建议以《明堂制度考》为题,考取了国立京师大学(北京大学)国文研究馆史学组研究生。

是年完成《世界妇女运动大系》,蔡元培推荐给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为他预支了稿费解决他的经济困境。是年北伐胜利,北京改称北平特别市。11月,他受北平特别市市长何其巩聘兼任北平特别市政府革命图书馆馆长,在任职期间,曾负责筹备与处理圆明园公葬“三一八”遇难诸烈士的事宜,。尔后,他主持完成中央公园大殿改建中山纪念堂的工作。

1929年民国18年 己巳35岁

为《益世报》创办《教育周刊》,并出任《正报》副刊主编。他根据此前多年讲授新文化,传播革命文艺思想的讲义、讲稿,整理成《文学新论》。

《中学国文教学概要》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0年民国19年 庚午36岁

受聘为河北大学国文教授。

兼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艺术专科学校、私立北京美术学院美术理论和国文课程。4月《文学新论》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6月《印度革命与甘地》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

同月组织发起“吼虹画社”画展,展出李苦禅、赵望云、王雪涛、王青芳、孙之俊等作品200余幅,被报界誉为“本年最精彩之展览”。

是年何思源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聘请王森然任教育厅督学,同年又被线远聘为通志馆编篡。

1931年民国20年 辛未37岁

受马振五之邀,任北平蒙藏学院国文教授。

9月华北大学(华北学院)成立,特邀王森然为该校创办艺术专修科并出任主任,设中、西绘画、图案、雕塑、音乐、戏剧专业,王森然聘请齐白石任名誉教授,请胡佩衡、陈半丁,管平湖、颜伯龙、李苦禅、王青芳、寿石工、姜妙香、侯子步等为教授,并亲自完成了《中国近代画史》、《中国艺术概论》等近百万字的讲义。

“九一八事变”发生,王然毅然接受了大批东北流亡学生,将王森然称为“恩师”张启仁,就是在他的资助下到延安抗大去的。

同年出任天律《庸报·艺术周刊》主编。

1932年民国21年 壬申38岁

“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上海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炸毁,告知作者《世界妇女运动大系》稿件毁于战火。

《近代二十家评传》由杏巖书屋出版。

1933年民国22年 癸酉39岁

受王悦之之聘与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王肇民同任私立北平艺术学院教授。

1934年民国23年 甲戌40岁

受聘兼任京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35年民国24年 乙亥41岁

创办《华北日报・艺术周刊》。

2月3日,同萨空了、金肇野、吴迪生等欢迎徐悲鸿从欧洲归来,在西长安街艺文学校举行茶话会,齐白石等出席并题字。

5月张大千、于非闇和徐燕荪在《晨报》展开笔战,傅增湘约王森然出面调解,在致美斋聚餐。

6月与王君异、吴迪生、王青芳等以王伯龙、李苦禅返平;中国旅行剧团赴津公演;张恨水行将南下诸项,特联名具柬,假稷园水榭大厅举行茶话会,宾客出席有齐白石、齐如山、赛金花等200余人。

“一二九”运动发生。

1936年民国25年 丙子42岁

“一二九”运动后,他支持和资助诸多进步同学赴延安和其他解放区。

是年兼任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教授。

中华图书馆协会出版袁涌进编《中国现代作家笔名录》,“王森然”词条下列入笔名51个(王森然笔名附后,以便检索)。

1937年民国26年 丁丑43岁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