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堂:十二月令的人元司令分野


八字断不准,当然有诸多原因。究其根本,无非是四柱之间五行阴阳生克制化的顺逆乖悖没有分辨得真。五行阴阳,顺逆乖悖看似简简单单几个字,当真要掌握其规律非下苦功夫不行。

对于学易,有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取象比类。到自然界中去取象、类象。比方说今天这里要讲的十二月令的人元司令分野,说的就是自然之理。

嗣汉天师府

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地载与神功

四柱八字中,月令是当旺之气,得看四柱间阴阳五行与月令的关系,需以月令为提纲。什么是十二月令的人元司令分野呢?话还得从这里说起。

在我们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提到,“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八字易象中认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起源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所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天、地、人三者存在着一致性。“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也有提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四柱命理学讲的就是顺应天命、天人合一,人循地道、天道、宇宙之道。《滴天髓》更是开篇就是“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地载与神功。”任铁樵说,三元者,天元、地元、人元也。干为天元,支为地元、支中藏干为人元。人之禀命,万有不齐,总不越此三元之理。阴阳本乎太极,是谓帝载,五行播于四时,是为神功,乃三才之统系,万物之本原。

晚清名臣曾涤生八字

“五行播于四时,是为神功。”五行播于四时,很显然五行的旺衰与四季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王充在《衡论》中明确指出,天施气,众星布精,人禀气而生,合气而长。这里面其实潜藏着人与地球、地球与太阳、太阳与银河系……这个浩瀚入微地宇宙规律。这个规律是我们看不到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也是我们看得到的沧海桑田、四季枯荣等一切自然现象。众所周知我们的四季更替不是在一昼夜之间完成的,它有一个悄无声息的消长过程,这个过程就像从黑到白之间的一个均匀渐变过渡,每一个单元之间的特殊变化都是独一无二的。

可以说,要了解人的命运,先要了解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五行,分别所起的不同作用,这就是“三元之理”。从八字实测操作来看,一般来说,凡是象征自然界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八字,往往也同时就是好的命运八字。凡是象征自然界天寒地冻,或是烈日炎炎,或是万物萧瑟,草木枯萎的八字,往往也就是命运不好的八字。凡八字中发生变化,一般也多可用自然界五行之间的关系来关联解释。

十二地支藏人元

以上说了这么一大堆,该说点与正题有关的事了。既然说人元,前面说了支中藏干为人元。那看看十二地支中都藏了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所藏天干,古歌诀有: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寅宫甲木兼丙戌,卯宫乙木独相逢;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

午宫丁火并己土,未宫乙己丁同宗;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宫辛字独丰隆;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这里就把十二支所藏在歌诀中体现出来。以下是一张支藏人元图,看起来更为直观了。

支藏人元图

所谓“司令”,即是月令用事之神。经云:太始既肇,裂一为三,戾忽乃分。天得轻清之气而为阳,地得重浊之气而为阴,人在天地之中,戴天履地,禀阴阳冲和之气。所以轻清者为十干,主禄,谓之天元;重浊者为十二支,主身,谓之地元;天地各正其位,成才于天地之间者,即为人。故支中所藏者,主命,谓之人元,名位司事之神,又称为司令。以命术家的话,即称之为月建当令之神,司事当令时,也就是五行在最旺盛的时候。

沈孝瞻在《子平真诠》中说到“支有十二月,故每干自长生至胎养,亦分十二位。气之由盛而衰,衰而复盛,逐节细分,遂成十二。而长生、沐浴等名,则假借形容之词也。长生者,犹人之初生也。沐浴者,犹人既生之后,而沐浴以去垢也;如果核既茁,则苗端青壳去之也。冠带者,形气渐长,犹人之年长而冠带也。临官者,犹人既长而壮,可以出士也。帝旺者,壮盛之极,犹人之可以出辅帝王,而大有为也。衰者,盛极而衰,物之初变也。病者,衰之甚也。死者,则气之尽而无余也。墓者,造化收藏,犹人之埋于土者也。绝者,前之气已绝,而后之气将续也。胎者,后之气续,而结聚成胎也。养者,如人之养胎于母腹也。自是而后复长生,循环无穷矣。”

对于沈先生的这段话,徐乐吾先生是这么解释的,每年360日十二月辛金命理,以五行分配之,各得72日。木旺于春,占60日(甲乙各半),长生9日,墓库3日,合72日。土旺四季,辰戌丑未各18日,亦为72日。寅中甲木临官,丙戊长生,故所藏人元为甲丙戊。卯者,春木专旺之地,故称帝旺。帝者,主宰也。《易》言“帝出乎震”,言木主宰之方,无它气分占,故专藏乙。辰者,木之余气,水之墓地,而土之本气也,故藏乙癸戊。辰戌为阳土,故藏戊;丑未阴土,故藏己,称为杂气。杂者,土旺之地,杂以乙癸,而乙癸又各不相谋,非如长生禄旺之为时令之序也。春令如是,其余可推。

十二月令的人元司令分野

十二月令的人元司令分野如下:

寅月 立春后戊土7日,丙火7日,甲木16日 立春 雨水

卯月 惊蛰后甲木10日,乙木20日 惊蛰 春分

辰月 清明后乙木9日,癸水3日,戊土18日 清明 谷雨

巳月 立夏后戊土5日,庚金9日,丙火16日 立夏 小满

午月 芒种后丙火10日,己土9日,丁火11日 芒种 夏至

未月 小暑后丁火9日,乙木3日,己土18日 小暑 大暑

申月 立秋后戊己土10日,壬水3日,庚金17日 立秋 处暑

酉月 白露后庚金10日,辛金20日 白露 秋分

戌月 寒露后辛金9日十二月辛金命理,丁火3日,戊土18日 寒露 霜降

亥月 立冬后戊土7日,甲木5日,壬水18日 立冬 小雪

子月 大雪后壬水10日,癸水20日 大雪 冬至

辛金月令_十二月辛金命理_辛金各月用神

丑月 小寒后癸水9日,辛金3日,己土18日 小寒 大寒

这里看到,一年的二十个节气在人元司令分野上很关键,因此要了解十二月令的人员司令分野,先还要知道一年的节气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丰子恺先生与他的漫画

这些节气的划分,很有讲究的,每月两个节气,由于传统的八字命理,是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干支组成的一个命局,而且生月是以农历的节气为界限,而并非以自然月为界限,所以对于一个命理师而言,必须要熟悉中国的传统历法。春秋战国以前,我国依次出现过夏历、商历、周历,三种历法的主要区别是每年开头月建的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三种历法并存,历法混乱,秦一统天下后,曾改用夏历建亥之月十月作为一年的岁首。此后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用太阳历,才正式确定以夏历建寅为一年的开头。之后的二千多年间,除王莽、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历,唐武则天和唐肃宗一度改周历,一般都是以夏历的建寅为一年起始。

地支节气对照表

人元司令分野怎么用

以上的大堆理论,大概知道什么是人元司令,怎么样辨别月令的司令之神了吧。这里要强调一点,支中所藏人元司令,仅只以月论,年日时则不论,看人八字,重在提纲,所以有人元司令之说。现在的很多学命者,只注重干透支藏,不怎么讲究人元用事,更有甚者,不知人元司令为何物。这往往影响对于命局判断的准确性。民国时期的命理学家,如徐乐吾、袁树珊等经常用人元用事这一概念。要想对于一个命局判断入细入微,在分析一个命局的时候,不单是要以支藏透干情况分析旺衰,还得结合人元用事来更为精准的确定日元与四柱的旺衰情况,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龙虎宗正一道 黄三涛